曹縣長,請您展現您的魄力與決心!
請疼惜及將消失的幸福感與共同記憶!
地點:屏東縣政府記者室
我們的質疑
縣府違背2007年12月27日要召開公聽會的承諾,公然背信
去年2007年12月27日十幾個文史生態團體與在地共和新村居民共約60人前往陳情,希望能保留南台灣文化生態瑰寶東港共和新村,並於現場獲得縣長室的主任秘書鍾家治及建設處的副處長李吉宏同意至共和新村召開公聽會;而所謂的公聽會是指行政部民在接受人民團體陳情後,再針對陳情內容邀集相關單位與個人舉行必要的聽證,待正反意見相互辯證,行政部門再以最大的交集,最少的利益衝突斟酌判斷。而不是依然以原決定(共和新村眷村改建工程)來進行說明。這段時間從未聽聞及獲得通知縣府何時要到共和新村舉辦公聽會,2個月過去了,陳情團體獲得的通知卻是要召開共和新村眷村改建工程說明會,由此可知,縣府打算背信、違背之前的承諾,要配合國防部強行推動共和的改建,我們在此要表達沉重的抗議、不滿與質疑縣政府漠視居民陳情的訴求(答應召開公聽會),後來卻反悔,公然背信,如此的地方政府如何讓縣民能有所寄託。
2. 說明會毫無正當性,忽略程序正義;沒有公聽會,何來說明會?
縣府公文(東港鎮共和新村眷村改建工程說明會)通知單粗糙、急切、嚴重疏漏
10幾個陳情團體的參與權
2008年2月27日收到屏東縣政府來函,要求2月29日出席東港鎮共和新村眷村改建工程說明會,內心非常詫異與感嘆;2月29日要開會,縣府發文給各單位的日期為2月25日,扣掉公文履行的時間,很可能相關單位的得知的時間到開會的時間只有短暫的1-2天,甚至錯過開會時間;而縣府在備註欄裡說明本次會議性質重要,請各單位團體務必派員準時參加。
試想會議性質如此重要,又要求各單位務必派員參加,當初陳情團體包含現場來聲援的團體最少有15個團體,縣府卻嚴重忽略了10幾個團體的參與權利,在此我們提出嚴正的抗議;且共和新村四分之三認證人數仍有爭議,且在台北高等法院訴訟中,依法不得辦理任何改建程序,卻直接辦理眷改工程說明會,程序毫無正當性可言。
*重要公文的處理方式是:開會公文於一週內送達相關陳情團體,主辦單位於開會前3天左右
打電話確認。
3.眷村改建說明會反客為主,陳情團體全體退席抗議
2008年2月29日說明會現場大多是未受邀請準備鬧場的他村村民(支持改建),完全無法進行對話(甚至當場質疑被邀請的民間代表,反客為主),被動員的村民卻事先帶好抗議看板到場,證明這似乎早已有備而來,準備對付少數陳情團體;完全漠視共和陳請團體的聲音,只邀請改建眷戶等特定團體,未邀請全部陳請團體及各界人士。
4.縣府打算黑箱作業,不敢召開公聽會,它在怕什麼?
縣府捨棄透過公聽會公開透明的民主深化的討論機制,漠視屏東縣民公開參與討論的機會
縣府捨棄公開透明的民主深化的討論機制,忽略讓在地有凝聚共識的機會,卻配合國防部強行舉辦改建工程說明會,已經放棄屏東傲人的文化生態資產,這與縣府標榜的發展觀光、重視文化古蹟的理念完全背道而馳。
5.屏東縣政府是國防部還是建商?
縣府對陳情團體十大保留理由與十一大疑點並未充分回應與正視,竟貿然要配合改建案
縣政府未針對陳情團體十大保留理由與十一大疑點給予回應,完全抹煞陳情團體與民眾的建言,卻只聽信國防部與負責規劃改建的建築師事務所的說詞,如此差別待遇,縣府已成為配合國防部的下屬單位,藉此踐踏民意,忽略共和成為歷史聚落的心聲。
6.諸多程序瑕疵未解決,反對縣府核發建照
軍方於共和新村施行眷改條例之行政程序上還有諸多瑕疵疑慮尚未解決,縣府絕不可違法貿然配合軍方發放建築執照!
※縣府對『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毫無概念,並且對於軍方在共和施行眷改之諸多不當行逕與行政弊端均予漠視,完全不顧行政正義,一昧幫國防部達成核發建照之申請!此等不負責任之舉動,不但讓人民徹底懷疑縣府的專業與判斷能力,更令人民疑慮…縣府是軍方於眷村改建的幫兇。
※共和新村四分之三認證程序的嚴重瑕疵與確實的認證人數仍有爭議,國防部亦曾發函各軍種單位,針對共和四分之三的認證瑕疵,必須重新檢討辦理認證說明,但始終毫無下文,眷戶期盼落空,全案目前仍在台北高等地方法院進行訴訟中,為何縣府還漠視法治與民意?
7.縣府建設處雙重標準,草率行事
『屏東縣政方案』(如以下附件)曾提到兩個眷改基地14層樓與屏東居住型態不符、900戶(崇仁基地)與2000戶(共和基地)衝擊屏東房地產…等重大爭議,因此縣府建設處對崇仁基地都市審議嚴格把關,為何如今卻對共和草率行事、雙重標準?
附件:屏東縣政方案簡報(2007)-
區域計劃二次通盤檢討工作計劃疑義
關於眷村改建二個基地
--14層高樓與屏東居住型態不符
--900戶及2000戶軍建國宅,衝擊屏東房地產
--都市景觀產生巨變
--引起地方民眾正反意見爭議
南橫國道計畫(規劃)
--穿越保育區的核心地帶
--貫穿地下水脈
--已明確表達該計劃達10年
8.黑幕重重的眷改大餅,吞食文化資產與我們豐富的美好記憶?
共同陳情團體於去年質疑過,眷村改建其背後之龐大利益掛鉤,如果心胸坦蕩,為何不願招開公聽會,讓共和新村的未來交給大家決定?
9.文化處曾對屏東縣十大眷村作過普查,並兩度公開表示,共和新村乃保存最為完整的眷村,並將申請經費作為聚落保存,為何態度搖擺,前後不一?
2007年7月初從一開始的填表作業,文化處就沒有站在輔導共和新村的立場,直至7月16日赴共和現勘時,也僅是派了兩名委員到場,並僅花了一個小時,走馬看花似的隨便看看,所得之結論竟是與事實不符的評斷。例..「…村內建築物之外型(雨淋板屋面)大部分已有更動、增建情況亦普遍,較難發覺原有特色…」
而同樣的,於97年12月25日,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學系林崇熙與楊凱成兩位教授,主動到共和新村現勘,經四個多小時的觀察,所得之結論則是:相較於全國第一個法定登錄的聚落─澎湖縣望安鄉中社─來看,共和新村有著更佳的優勢條件。望安中社固然有著風格優美的傳統建築,但卻人口日漸外移、老化、而稀少;此外,其眾多建築日漸傾圮,更是一大隱憂。可是,共和新村不但有著高達九成五的居住率,每天早晚附近社區居民湧入運動的人潮,更是使得此眷村顯得生機盎然。我們觀察與思考這個眷村的文化資產價值時,不能就單棟的建築來評定,而需從人才輩出、社區認同、地景地貌、多元建築、社區活動、人們生活、情感投注、優質環境、歷史記憶、…等多元面向來綜合評論。尤其是,這個眷村的人們還願意繼續住在這裡,來使此聚落繼續生生不息,更是文化資產保存的核心關鍵。一個文化資產貴在人們願意永續生活其中,而有著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做為一個文化資產,共和新村不但沒有「舊建築再利用」的困境,也沒有鉅資修復的危機。一個生趣蓬勃且持續增值的文化資產,就是文化資產保存的最佳境界。
從其兩照比較下的差異,雖然我們不是箇中專家,但從我們長期對社區關注的角度來判斷,是不難看出這其中,一個人面對問題時的細膩度與專業的責任感,畢竟同樣的一件事,花一個小時與花四個小時所形成的成果,定是會有所不同的,也由此看出縣府文化處對共和的不重視與草率行事。
10.曹縣長過往的核心價值蕩然無存,完全辜負縣民所託
曹縣長過往以環保生態及社區營造獲得縣民的認同,進入了縣府,如今大開倒車,以踐踏、摧殘南台灣最重要的日式文化遺產、眷村文化,嚴重背離其核心價值,
(1)縣府態度如此消極怕事,其背後是否受到軍方施壓而不敢積極作為?
(2)曹縣長於文化、生態的專業素養令人搖頭。
(3)爾今台灣已經走入法治、民權時代,軍權時代已過,縣府處事的立場,是否真要摒棄專業思惟,進而處處考量軍方的態度?
我們的期望
1.請曹縣長展現保留共和的意志於決心
曹縣長您的遠見。行動。建立幸福屏東 如果不是口號,共和的保存完全在於曹啟鴻縣長的意志,曹縣長必須深思,不要成為摧毀南台灣最重要的歷史聚落的劊子手。
2.立即兌現承諾,在共和新村舉辦公聽會
即日內與陳情團體協商規劃,在共和新村舉辦公聽會(東港在地人士、民間團體、官方及在地團體推薦的文化資產審議專家及學者、縣府官員、軍方代表....等等)。
召開公聽會能廣納各界的善言與公開透明,充分展現民主深化公民參與的機會,是最能針對共和新村保留或改建作出細膩的討論與長遠的發展,不召開公聽會就是踐踏民主、拒絕屏東縣民關心屏東文化資產的機會。
3.將共和新村納入大鵬灣國家風景區整體規劃考量
共和新村的文化歷史位階極具代表性,無可取代
日治後期1938年為建設南進基地,日本於大鵬灣設立海軍水上飛機場(包括兩支部隊,一支是作戰部隊的東港海軍航空隊,另一支是作戰部隊的後勤工場全名為海軍第61航空廠東港分工廠,當時的水上飛機場全台灣僅有淡水及大鵬灣兩處,歷史戰略地位極重要!如今淡水水上飛機場已是古蹟,大鵬灣卻僅止於歷史建築,其軍官宿舍共和新村甚至完全沒列入文化資產,極為荒謬!),意圖使大鵬灣成為威脅呂宋北部的海空基地,同時選定了現在共和的位置,並抽取大鵬灣的泥沙來填高共和社區原來的漁塭地,在此建造海軍航空隊軍官的宿舍群,故共和新村的歷史位階是與大鵬灣是密不可分的!
4.十一項疑點未釐清前,堅決反對核發建照。
5.文化處重新審議暫定古蹟與歷史聚落
文化處審議會議違法,大部分審議專家並未到現場逐棟審查,應重新邀請民間公正客觀的古蹟保存專家,針對暫定古蹟與歷史聚落保存重新召開文化資產審議會。
5.國防部未重新認證通過四分之三眷戶同意改建前,縣府不得貿然核發建照。
6.縣府指定共和新村為暫定古蹟,朝全區保存努力。
我們的願景
1.縣府積極指定共和新村為台灣島首座的歷史聚落保存區。
2.縣府指定共和新村是全體縣民的文化生態公共財,永久保存。
3.規劃部分區域成為戰爭博物館、戰爭遺址體驗區,供後人緬懷與深思。
4.全區保留成為眷村文化深刻體驗區。
共同聲援團體
灰瓦厝眷村文史工作室、屏東縣東港鎮眷村文化暨生態環境保護協會、屏東縣東港單鏡頭攝影學會、
屏東縣東港文化環境建設促進會、高雄國軍文化發展協會、屏東縣教師會生態教育中心、屏東環保聯盟、台灣生態學會屏東工作站、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屏東家長協會、尊懷文教基金會、洪雅書房、高雄市柴山會、地球公民協會、台灣永續聯盟
新聞聯絡人:
灰瓦厝眷村文史工作室 王立皓 0928438118
屏東縣社區文化資產守護員 葉慶元 0938230927
屏東縣教師會生態教育中心執行長 朱玉璽 0920509124
屏東環保聯盟 理事長 洪輝祥 0953268119